编者按: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用航空局、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以下简称:旅交会)11月17日至19日在昆明举办。本届旅交会以“你好!中国”为主题,将围绕国际旅游市场出现的新变化、旅游消费新需求、旅游产品新动向,邀约国际旅游同业共聚盛会,促进旅游产品交易,共谋发展,深化与各国在文化和旅游市场、产品、信息、服务标准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聚焦此次盛会,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特推出专题栏目,持续擦亮云南旅游金字招牌,为广大游客、客商提供更加丰富的优秀文化产品、优质旅游产品。
近年来,玉溪文旅以“开阔视野、找准载体、提升质效、打造短途游目的地”为方向,以“树立品牌、助企纾困、招商引资、宣传推广、提升服务质量”为抓手,全力推进文旅消费破局。2023年1至8月,全市接待游客3126.72万人次,同比增长26.09%,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29.23%;旅游总收入326.36亿元,同比增长22.14%,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39.36%;拉动全市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增长31.1%、27.1%(澄江市分别增长33.1%、41.3%),全省排名分列第十位和第八位;文体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210.10%,全省排名第四位。玉溪作为“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正在叫响全国。
(玉溪市文旅局供图)
开阔视野,聚焦旅游是一种创意经济。一是邀请省内知名专家组建了玉溪文旅发展专家智库,发挥在项目策划、运营管理、招商引资上的作用。二是对全市文化旅游资源再梳理、再认识,确定了33个调研选题,到澄江、通海召开了文旅消费“破局”调研座谈会,为县(市、区)文旅发展把脉出思路。三是先后到西双版纳、大理、丽江、红河考察学习、借鉴经验,并形成考察调研报告。四是联合市委组织部在浙江大学、市委党校举办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学员普遍反映收获丰富。五是合理调配工作力量,组建了宣传推广专班,建立了工作行程日报、工作动态周报、重点工作月报机制,建立了每周召开班子成员碰头会、每月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机制,建立了班子成员包县挂联文旅项目和企业机制,制定了《深入调研》《向上争取》《工作信息交流》等制度,让工作运转更加高效有序。六是对照上级要求,草拟了《玉溪市加快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文旅消费“破局”的实施方案》《构建玉溪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实施方案》《玉溪市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关于加快玉溪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实施方案》。
(马梓涵 摄)
找准载体,聚焦旅游是一种组织经济。一是通过旅行社引流。到西双版纳、昆明、红河等地与当地旅行社、重点企业就拓展客源、联合营销进行了商谈;召开玉溪市2023文旅宣传推介会,向省内外多家旅行社推介亲水、研学、红色、乡愁、美食等5条精品旅游线路;对市旅游行业协会进行了换届,健全了分会设置。二是通过加大宣传引流。拍摄《纯净玉溪》《时光玉溪》《原来你在这里》三组新版文旅形象宣传系列片;围绕流量做宣传,策划宣传专题25个。1至8月,自建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含视频)1359条,曝光量逾520万次,向各大央级、省、市平台供稿、发稿逾3800篇次,总曝光量超7000万次。三是通过举办活动引流。举办第七届聂耳音乐周玉溪分会场系列活动、“玉溪音乐节”“中国梦·唱响云南”云南原创音乐颁奖晚会、省十六运会、足球联赛、篮球联赛、“米线节”、“立夏节”、“芒果节”、“柑桔节”、“菌子节”等活动吸引人流促消费。四是通过整合产品引流。策划推出玉溪旅游一卡通,与各酒店、景区、特色旅游项目开展了谈判,以低折扣组合市内优质景区、住宿、体验3大类23项产品,打造玉溪旅游惠民卡。
(崔文俊 摄)
质效提升,聚焦旅游是一种品牌经济。一是抓实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易门铜矿国家工业遗产保护活化利用、江川李家山考古遗址公园、通海历史文化名城沉浸式旅游示范区等重点项目规划建设;推进聂耳和国歌传习中心、新平欢乐水世界、红塔区新兴州城等在建项目建设;梳理151项文旅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列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予以保障;加强招商引资项目库管理,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二是抓好业态丰富提升。推进绿美景区建设和景区提档升级,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旅游区、易门龙泉公园生态旅游区等2个景区被评定为全省绿美A级旅游景区标杆典型;全市20项旅游资源列入年度A级景区创建计划;谋划推动峨山嶍峨古镇特色文化商业街区和玉溪市(峨山)非遗馆项目建设;在中心城区建设“城市书房”“阅读驿站”“有声图书馆”“州城记忆书屋”等新型文化业态;打造《花腰飞虹》《喊月亮》《青铜花腰》等旅游演艺剧目,重新编排《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山茶花红》《朱德与唐淮源》等红色旅游剧目。三是做好市场主体培育。完善新业态企业评定管理工作,建立全市新业态企业名录库,在库企业近40户;开展乡村新型文旅融合示范户评定;推进中心城区国有文化场馆盘活利用。四是抓好服务质量提升。组建“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专家团”,完成新版《导游词》编制,组织近1500名文旅从业人员开展线上培训;组织“讲好玉溪故事”讲解员大赛;发布文化旅游市场红黑榜6期,发布《文明旅游倡议书》,倡导广大游客文明旅游、旅游从业者诚信经营;落实安全责任,紧盯重点时段和领域,组织了抚仙湖水上安全检查等。
(潘泉 摄)
打造短途游目的地,做好“假日经济”文章。一是丰富假日旅游产品供给。牢牢抓住春节、“五一”、端午等节假日黄金时段,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组织开展150余项各类文旅活动。二是提前宣传营销引流。通过网红达人直播打卡、策划“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玉溪风物”“节庆玉溪”等特色宣传专题、网红地推介等方式,塑造推广玉溪假日旅游品牌形象,提升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做好假日旅游服务保障。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市场秩序,让游客体会“吃得爽快,住得舒心,行得便捷,游得多彩,购得称心,娱得开心”。春节假期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96.40%,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19.90%;“五一”假期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38.59%,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11.25%,旅游人次和收入的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出51个、170个百分点,分别居全省第七位、全省第五位。端午假期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8.72%,旅游收入同比增长62.33%。
(杨晓东 摄)
此外,玉溪文旅不断立足资源优势,围绕打造国内知名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目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以树立品牌、助企纾困、招商引资、宣传推广、提升服务质量五项措施为抓手,不断聚焦假日经济、周末经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目前,全市共有旅游A级景区40个,国家级旅游目的地品牌12个,国际品牌酒店6家,旅行社49家,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101家。
(玉溪市文旅局供图)
推出旅游精品线路。今年,围绕“休闲玉溪 纯净之地”旅游IP,通过串联玉溪绿美山水、特色小镇、文化体验等众多旅游资源和特色旅游景点,推出了“亲水之旅”“研学之旅”“红色之旅”“乡愁之旅”“美食之旅”五条旅游精品线路。
(杨晓东 摄)
培育非遗文创产品。目前,以玉溪青花瓷、江川铜、通海银、华宁陶为代表的非遗手工艺经过多年培育,已成为了全市旅游特色商品的代表。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8项,省级非遗56项,市级非遗195项。其中,17类产品入选云南省首届“非遗伴手礼”名单,22类产品入选玉溪市首届“非遗伴手礼”名单。
(王艳华 摄)
打造玉溪旅游“一卡通”产品包。今年7月,玉溪文旅紧紧围绕“文化旅游消费破局”中心工作,按照“政府搭台、市场运作、游客受益”的原则,整合了玉溪包含景区、住宿、体验3大类23项优质旅游产品,推出旅游“一卡通”产品包,将市场价值约6000元的旅游产品(服务)以1680元的价格进行销售。一期计划发行1万张,通过对接昆明、成都等主要客源地市场,以抖音、同程等线上平台为主,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以市场调节方式,营造营销话题,实现引客入玉,展示“碧玉清溪 有情有义”城市形象。
(玉溪市文旅局供图)
丰富新业态产品。如今,以抚仙湖帆船为代表的潜水体验、高空滑翔、露营烧烤、住高端民宿等新消费产品已成为游客首选。仅抚仙湖周边就有帆船210艘,潜水公司14家,高空滑翔2家,近百余家露营地。全市以“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为代表的博物科普研学游、以“哀牢山—红河谷”为代表的民俗风情体验游、以寒武纪小镇欢乐大世界为代表的周末欢乐亲子游、以澄江、元江为代表的避暑避寒康养游等旅游产品广受青睐;玉溪音乐节、足球乙级联赛等旅游与演艺、体育产业相结合的新消费业态广受好评;10月1日,云南花腰傣开元森泊度假乐园盛大开业。全市文化旅游人均消费突破1000元。
(黄戡凌 摄)
来源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 刘榕杉
本期责编 张灵洁 龚怡丹
审核 马波 刘丽
运维 云报集团·文旅头条新闻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电话:0871一63534744
邮箱:870715538@qq.com
往期推荐:
喜迎旅交会丨文旅业蓬勃发展势头强劲 云南昭通市这样做
喜迎旅交会丨文旅融出新天地 云南红河旅游硕果累累
喜迎旅交会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之幸福保山将亮相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
各位小伙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的投稿邮箱已经开通,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们积极来稿。
投稿邮箱:yunnanwlt@163.com
更多云南文旅发布,请扫码关注我们的发布矩阵
一部手机游云南
云南公共文化云
服务号
昆明文旅
保山文旅
微丽江
昭通文旅
大理文旅
红河文旅
文山文旅
德宏文旅
恒春临沧
玉溪文旅
微游怒江
普洱文旅
楚雄文旅
西双版纳
掌上文旅
世界De
香格里拉
曲靖文旅
云南省
图书馆
云南省
博物馆云南省
美术馆
云南省滇剧院
云南省
文物考古研究所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培训中心云南省
公共文化云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云南省
京剧院
云南省
花灯剧院云南省
旅游规划研究院